由于成雅和攀西地区雨季长、雨量大、地质灾害频发等特点,成昆线四川段历来是防洪工作核心区段。2017年防洪工作启动以来,西昌铁路公安处紧扣“组织、巡防、预警、联动”四个环节做方案、定措施、谋部署、抓落实,稳步推进防洪安保各项工作。
紧扣组织环节,保障先行一步。成立防洪抢险工作领导小组,实行挂牌公示,明晰工作职责;进一步细化《防洪工作处置预案》,利用百度地图,分别制作公安处和派出所两级防洪卫星示意图,对各防洪点的实况照片、地形地貌、就近车站、巡防驻地、行车路线、工区联系方式等8类重要信息进行精准标注,为防洪安保工作开展打好基础。抽调100名备勤警力,分成两个梯队作为增援力量,要求24小时备勤;明确要求各派出所汛期备勤警力必须达到本所总警力的80%,确保处置警力充足。建立“防洪办-派出所-警务区”三级防洪备品仓库,准备大型客车2台,发电机1台,救灾帐篷2顶,手电筒30个,雨靴50双,雨衣30套,喇叭30只,随时备用。
紧扣巡防环节,排查再深一层。根据今年防洪点变化情况,组织专人对成昆线四川段内的防洪点进行地毯式踏勘,逐一核查防洪点所处位置、线路里程、看守方式、灾害类型和救灾通道,并对看守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训,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。按照“三必巡”(即雨中雨后必巡、重点行车时段必巡、节假日必巡)要求,采取添乘、徒步、驾车等方式对管内重点区段进行巡查。同时,攀枝花、汉源、普雄等派出所以塌方断道、区间封锁、旅客滞留为模拟突发场景,及时联合车站及地方护路部门开展防洪演练,反复验证、修订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,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水平。
紧扣预警环节,信息再快一秒。主动对接气象部门和站段单位,建立暴雨天气和突发事件速通机制,固定专人每日关注省、州天气预报及手机天气动态播报,实时收集并分析管内雨情分布、降水大小和水文动态,及时以电话及飞信形式通报至各所队,科学指导各单位做好预防措施。结合汉源至喜德区段地质复杂、灾害突出的特点,防洪办与路局防洪抢险指挥部和4个中心车站强化协作,实行24小时昼夜联合坐班制度,整合优势信息资源,建立无缝对接机制,确保第一时间获知险情灾情。
紧扣联动环节,协作再紧一环。与站段防洪部门互换对讲机,实现对管内各车站、工区的单呼和群呼;与工务部门建立抢险轨道车出勤备案制度,一旦发生险情,工务部门要第一时间通报并保障处置民警最快赶赴现场;与机务部门建立信息通联机制,要求机车司机加强行车瞭望,随时向防洪办反映线路防洪情况。与沿线“五市一州”防汛部门建立常态合作和信息通报机制,实现重大警情随时通报。将巡道工、机车司机、车站职工、沿线群众等人员纳入防洪人力情报网络,先后物建义务防洪信息员137名;筹措资金1.2万元,在高危区段安装“当心火车”、“注意落石”、“地质灾害危险区”等字样防洪墙贴、警示牌76个,提醒沿线群众注意汛期出行安全。
(杨祖彬 摄影报道)
|